颈椎不稳症的诊治特点
(中国骨科神经学在线)1、颈椎不稳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从本组病例中可以发现,20~50岁年龄段发病占多数,女性多于男性。是否与女性的肌肉欠发达,韧带松弛有关。自人体生长发育停止后所开始的退变过程,从颈椎不稳定这一角度来考虑,是处于颈椎早期退变的过程之中。
2、颈椎不稳与职业的关系
从本组病人的职业特点上可以发现,计算机从业人员,文秘人员,财会人员占多数,这与它们职业要求,使颈部长时间处于一种颈椎屈曲的固定姿势,使肌肉疲劳韧带松弛有关。同时不应忽视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的颈椎长时间一种固定姿势和经常的左右过度旋转的活动造成的颈椎椎间盘的慢性损伤。长时间酣战麻将,使一部分人造成颈部肌肉疲劳,韧带和颈椎椎间盘的损伤也是不应忽视的一组人群。
3、影像学诊断标准
常规的颈椎正位、侧位、斜位片、过伸及过屈动力位侧位片。主要对常规侧位、过伸及过屈动力位侧位片加以测量:在每一张侧位片分别以颈2和颈7椎体为起点,分别沿椎体前缘、后缘、棘突前缘各画一条弧线,确定在同一张侧位片六条线的平行程度,如果同一节段起点有两条不平行,不平行所处的颈椎节段为可疑颈椎不稳定节段。同一条弧线不能成为平滑的弧线,不平滑处为在可疑颈椎不稳定节段。如果以颈2和颈7椎体为起点的椎体前缘、后缘、棘突前缘弧线交叉此相交点为为颈椎不稳定节段。例如分别以颈2和颈7椎体为起点椎体后缘弧线交叉,此相交点为为颈椎不稳定节段。测量可疑颈椎不稳定节段即此活动节段的活动度,方法是在过伸及过屈位分别测量同一活动节段上、下椎体夹角,过伸位与过屈位的角度差为此节段的活动度,大于***值16°为颈椎不稳定节段。°测量可疑颈椎不稳定节段的位移即此活动节段的椎体的位移距离(mm)。方法是在同一姿势下测量同一活动节段椎体的位移距离***值大于3mm 为颈椎不稳定节段 。症状严重者,根据临床症状的特点,辅以MRI、MRA、动态血压监测、眼底检查,听觉检查。
4、诊治方法的研讨
由于颈椎的解剖结构和比邻椎动脉和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特点,就有可能出现头晕、项痛、上肢感觉异常、血压症状、心脏症状、视觉症状、听觉症状等。但脊髓症状较少见。由于颈椎肌肉,韧带,关节囊,甚至椎间盘的慢性损伤,造成颈椎的不稳定,此类人群又有较强的职业特点,诊断为职业性颈椎不稳定被认为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诊断方法如前介绍就可以发现颈椎不稳定的异常征象,一般认为以颈椎椎体后缘的弧线异常或可疑颈椎不稳定时的动力位侧位片的角度差大于16,结合临床解剖学能够合理解释临床症状,就可以作出相应诊断。如果治疗有效,就印证诊断的正确性。
上一篇: 脊髓锐器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下一篇: 青少年脊柱脊髓损伤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