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早搏,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医生,我的心电图检查单上显示频发室性早搏,这个病严重吗?需要怎么治疗?”不少人很迷茫,自己平时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心电图会出现室性早搏呢?室性早搏是严重的心脏疾病吗?需不需要治疗?
什么是室性早搏
人的心脏有着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一套特殊的“电路”系统,掌握着心脏跳动的快慢以及是否规律。这套“电路”系统中,窦房结是“司令部”,如同电流的“始发站”,它按照一定的节律释放电信号,心脏其他部位接收电信号并依次下传,最终使得心肌细胞受到电刺激后产生搏动。心房是电流的第2站,电流途经左右心房来到房室结。房室结是第3站,也是正常情况下唯一的“中转站”。随后,电流经过中转站的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等,到达左右两个心室,这是第4站,也是电流的“终点站”。
正常情况下,电流只能沿单一方向传导:从“始发站”出发,经过“中转站”转运,到达“终点站”结束。心脏就如同一个集体,各个部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一起高效地完成心脏搏动任务。但如果电路出现了问题,就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就是这个团队中的“捣乱分子”。它躲在心室内偷偷地发出电信号,比正常从窦房结传过来的信号要更早引起心室收缩,这就是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良性室性早搏。这类室早是指经各种检查未找到心脏病证据的室性早搏,临床上十分常见。良性室早随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增多,但对健康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所以这部分患者思想上不必有太重的负担。大量饮酒,吸烟,喝浓茶、咖啡,焦虑、紧张,睡眠不佳等可诱发良性室早,应尽量避免。
另一类是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此类室早是指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的病症,最常见的相关疾病有冠心病和心肌病。患者应检查超声心动图、血脂、血糖等,必要时还要接受平板运动心电图试验,以排除冠心病和心肌病。
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患者应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和观察下用药。除了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还应针对诱发原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心肌缺血、心衰、低血钾、低血镁等。
原因和症状有哪些
正常人与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早。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概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室性早搏的病因多样,可由不同因素激发,如器质性心脏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此外,吸烟和刺激性饮品的过量摄入、精神高度紧张、过度疲劳、长期失眠、进食过饱、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也与室早的发生有关。
室性早搏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室性早搏更为频繁,产生恶性循环。此外,室性早搏频繁发作可引起晕厥。
室早患者常感觉心跳停顿。在正常情况下,大家不会明显感觉到心脏的跳动。但是发生室性早搏时,由于心室强力收缩,患者可以明显感到心脏跳动。另外,由于室性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歇,故患者又可有心跳停顿的感觉。此外,患者还可伴有胸闷、恶心、咳嗽、头晕等不适。
室性早搏需要治疗吗
有研究显示,在正常人群中,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室性早搏可达40%~75%。可以说,在普通人当中约有一半人存在室性早搏现象。而75岁以上的人群中,室性早搏发病率更是高达69%。既然室性早搏这么普遍,是不是就不用管它了呢?那肯定是不对的。
室早的危险性和症状轻重没有必然联系,症状重不等于早搏多,症状轻也不等于早搏少,所以症状重者不必过分焦虑,症状轻者也不可掉以轻心。
一般来说,无结构性心脏病的人不需要治疗,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和大量摄入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证睡眠,减少精神压力,室早都会有所缓解,患者只要注意定期复查即可。
对于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室早患者,室性早搏多是病情进展中的预警信号。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被认为必须接受治疗:
1.室性早搏频率大于等于每分钟5次。
2.室性早搏形态为多形性或多源性,但要注意除外房性期前收缩伴差异性传导。
3.室性早搏呈二联律或三联律(室性早搏有规律地出现,心电图上表现为每一个窦性搏动后,都会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为二联律;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4.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呈短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5.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即使偶发室早,也应及时治疗。
文章来源:健康报
上一篇: 2024年版百日咳防控方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