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学所深入学习《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 以科技赋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科学所综合办 发布时间:2025-03-06
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康复科学所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学习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学习,全所职工深刻认识到科技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并结合康复科研、辅具研发、无障碍服务等实际工作展开热烈讨论,明确了未来工作的重点方向。

图片1.jpg

科学所组织部门负责人集中学习《意见》

深刻领会精神,锚定发展目标

  《意见》提出,到2030年,助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与残疾人事业深度融合;到2035年,形成与科技强国相适应的助残科技创新体系,助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全所职工一致认为,《意见》为康复科学领域指明了发展方向,需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智能辅具、康复机器人、无障碍技术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科技成果供给水平。

  (二)推动成果转化应用:依托“智慧康复”场景,加快科研成果向临床和社区转化,如智能轮椅、矫形器等辅具的普及。

  (三)构建协同创新生态:联合高校、企业、医疗机构等,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链条,汇聚助残科技力量。

图片2.jpg

综合办公室职工集中学习《意见》;科研教育部职工集中学习《意见》

聚焦科技助残,探索创新路径

  在学习讨论中,各部门结合职能提出具体落实举措,一是围绕脑机接口、AI辅助诊疗等前沿技术,探索其在脊髓损伤、脑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推动个性化康复方案落地。二是加快研发低成本、高适配的智能辅具,如支持多体位变换的智能轮椅和穿戴式康复设备,并完善辅具适配服务体系。三是配合中国残联康复部科技助残工作,加快建设残疾预防信息平台,协助康复部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

图片3.jpg

财务部职工集中学习《意见》; 社会服务研究与指导部职工集中学习《意见》

强化责任担当,共筑康复未来

  科技助残政策措施的完善,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多元投入体系,“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的多元资助方式,这些政策上的支持也会进一步助力未来科研工作的开展。

  科学所所长廖利民强调,全所职工需以《意见》为纲领,从三方面深化落实。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将科技助残纳入全所“十五五”规划,制定分阶段目标,明确责任分工。二是深化协同联动,与医院、高校、企业合作,推动区域助残产业链发展。三是提升服务能级,通过“智慧助残平台”整合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辅具适配、文化服务等一站式支持。

图片4.jpg

残疾预防研究部职工集中学习《意见》;康复医学研究部职工集中学习《意见》

  全所职工表示,将立足岗位、勇担使命,让科技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残疾人,助力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美好愿景。

  中国康复科学所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以科技为引擎,以创新为动力,在残疾人康复、辅具研发、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持续深耕,为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图片5.jpg

康复信息研究部职工集中学习《意见》; 康复工程研究部职工集中学习《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