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很怕的 5 个习惯,很多人几乎每天都在做!却不…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它出了问题,不单单是难受,还会耽误我们享受美食。饮食因素对胃部健康尤为重要,如果长期吃错食物,患胃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这篇文章就来讲一讲胃最怕的食物以及不好的生活习惯,还会…
2024-09-23 -
最新研究:大蒜真的能降血脂、降血糖,但前提是…
最近,网上流传说有新研究指出大蒜能降血糖、降胆固醇,被多家媒体报道。大蒜到底营养如何?真的能降血糖、降胆固醇吗?相关报道截图大蒜降血糖、血脂的研究是真的吗?说大蒜降血糖、降胆固醇等的说法并不新鲜,应该…
2024-09-16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最新研究:多吃苦…
老话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意在说明经过挫折和磨难的洗礼,人的方方面面才会得到锻炼,方可超越他人。然而,随着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我们已很少会面对像祖辈那样物质匮乏与生活窘迫的境遇,于是,有些家…
2024-09-09 -
立秋之后,有哪些养生保健方法可以预防呼吸道疾…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有哪些养生保健方法可以预防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这时预防感冒,我们要兼顾祛湿和祛寒,可以用陈皮姜茶,陈皮、生姜各取3~6克,泡水喝即可。立秋之后的一段时间,“秋燥”就出现了,如…
2024-08-26 -
残疾预防 | 警惕慢性病致残
很多人都觉得残疾风险与自己生活不沾边,只要不发生安全事故就不会有致残的风险。实则常见的脑血管病、骨关节病、精神疾病等都有可能致残!据中国残联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
2024-08-19 -
癌细胞最怕你这样吃吃喝喝!这些食物都有“抗癌…
“癌”字里有三个“口”,似乎暗示着癌症与“吃”的关系十分密切……除了食物会促进癌细胞发展以外,生活中一些最常见的食物也有“抗癌”属性!可以说,癌细胞最怕你这样吃吃喝喝!研究发现这些食物可能都有助于抗癌1蘑…
2024-08-12 -
儿童异物卡喉怎么办?家长必学,关键时刻能救命…
儿童异物卡喉怎么办?家长必学,关键时刻能救命!|健康过暑假儿童异物卡喉是家庭中常见的紧急情况!预防儿童异物卡喉,以下几点需做好: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不给3岁以下的孩子吃整粒坚果或小果冻,…
2024-08-02 -
收藏!夏季来临,这些防溺水知识请务必牢记!
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6%,平均有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安全无小事,这份防溺水指南请收好。不准私自下水不擅自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和教…
2024-07-26 -
一件小事就情绪爆炸的人,不一定是脾气差,可能…
如果遇到以下几个场景,你会生气甚至情绪失控吗?1、点外卖前问男友要不要吃,他说不用,你就只点了自己那份,结果他却要吃你一半的食物;2、做好了旅行攻略准备明天出发,领导却突然安排临时性任务;3、明明定好了 …
2024-07-19 -
2024年版百日咳防控方案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局、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百日咳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百日咳防控方案(2024年版)》。现印…
2024-07-12 -
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早搏,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医生,我的心电图检查单上显示频发室性早搏,这个病严重吗?需要怎么治疗?”不少人很迷茫,自己平时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心电图会出现室性早搏呢?室性早搏是严重的心脏疾病吗?需不需要治疗?什么是室…
2024-07-05 -
【科普】宝宝出生就要「考试」?新生儿听力筛查很重…
1.为什么要进行听力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高,据统计正常出生 1000 个新生儿就有 1-3 个会有听力问题。因为听力损失干预越早效果越好,听力筛查的意义在于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及时进行听觉言语干预及康复。2. 什…
2024-06-28 -
久坐伤身,快来学习这套肩颈腰椎舒缓操 | 科普…
日前推送的科普文章脊柱为何是第二生命线? | 世界脊柱健康日引发了读者们的关注。在留言区,有网友希望出一期可以帮助上班族缓解久坐不适的锻炼视频。必须安排~关爱肩颈和腰椎健康,守护身体的“顶梁柱”,今天,给…
2024-06-21 -
爱吃酸汤子、臭碴子?警惕米酵菌酸中毒 | 科普…
食品安全米酵菌酸中毒是我国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中毒食品主要为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常见的有三类:一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如酸汤子、臭碴子、糯玉米汤圆、吊浆粑等。二是变质鲜银耳。三是发酵薯类制品…
2024-06-14 -
全国爱眼日|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是6月3日-10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宣传普及眼健康科学知识,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增强群众爱眼护眼意识…
2024-06-07 -
高龄女性备孕 这4点一定要注意
医学上把预产期年龄≥35岁的女性称为高龄孕妇,也就是说备孕时年龄在34岁左右的女性就属于高龄女性了。数据显示,女性在35岁后怀孕,胎儿的染色体异常风险呈指数上升趋势。高龄孕妇能够平安怀孕至足月,生一个健康宝…
2024-05-31 -
骨头这么硬,也会长肿瘤?揭露身体长肿瘤的真相
有人问,骨头这么硬,怎么还会长肿瘤?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确实是啊,骨头那么硬,按理应该更能抗住癌症的攻击才对,硬的东西更抗打,为什么这么硬的东西还会长肿瘤?曹建雄/摄这是把肿瘤理解成一个外来物,它…
2024-05-24 -
体检发现囊肿怎么办?深度解读3种常见囊肿→
到体检中心体检时,有些人的体检报告上会出现“囊肿”的字眼。因为里面有个“肿”字,不少体检者常把它与肿瘤联系在一起,甚至担心它会癌变,还会想着是否需要手术切除。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聊一聊关于囊肿的那…
2024-05-11 -
突聋,治疗要争分夺秒 | 科普时间
去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张女士因为连续熬夜清空购物车,导致左耳突聋,好在就诊及时,病情得到了控制。突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需要住院治疗吗?多久才能康复?突聋爱“找”哪些人医生会为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并绘制听…
2024-04-30